学生活动 - BETVLCTOR伟德中文网站 - BETVLCTOR伟德中文网站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 Fri, 21 Nov 2025 14:49:45 +0800 Joomla! - Open Source Content Management zh-cn admin@admin.com (demo2.5) 饮水思源|思源科学社邀请李家春院士与国科大本科生交流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6106-2021-12-22-09-12-34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6106-2021-12-22-09-12-34

       2021年12月12日,由思源科学社举办的“科学家系列采访”活动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力学所)的李家春院士来与国科大同学交流。

1       李家春,1966年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导师是郭永怀先生。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曾获多项国家和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周培源力学奖,并从事研究生教学,是中科院优秀教师,获2020年国科大李佩教学名师奖。现任伟德国际1946手机网站工程科学学院院长,是本科生科学家班主任之一。

       活动在玉泉路礼堂二楼的报告厅举行。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李院士和国科大的鲍麟老师入座,还带来了两本《高山仰止,大爱无疆——我们心目中的郭永怀和李佩先生》赠送给思源科学社。

       今年12月5日是郭永怀先生牺牲53周年,李院士的讲座以“立志、治学、处事”为主题,向同学们讲述了郭永怀和李佩先生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探讨了当代青年在成为科研工作者的道路上应该培养的素质,同学们聚精会神,认真做着笔记。

饮水思源,循先辈之道

       李院士首先讲述了郭永怀和李佩先生的生平事迹。跟随着李院士的讲述,我们仿佛回到了郭永怀出生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两弹一星”工程中科学家们筚路蓝缕的身影。

       郭永怀先生年轻的时候,先后在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物理学,当时他的兴趣是光学。然而,当他看到中国军阀混战、内忧外患的国情,尤其是后来他目睹了日寇轰炸他的家乡山东,感到了航空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他来到西南联大学习流体力学,并决心走科学救国之路,改学航空工程。1940年,郭永怀出国深造。

       因郭永怀在跨声速流动和奇异摄动理论的卓越成就驰名学术界。他被康奈尔大学聘为正教授后,仍思念祖国。在1956年的适当时机,他毅然放弃了优裕的研究和生活条件,克服重重障碍回到祖国,投身于祖国的近代力学和核工程事业。

       谈到郭永怀和李佩两位先生的为人,李院士说:“他们‘身教重于言教’,没有多少豪言壮语,却总是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大爱感染着我们,所以在关键时刻能为国担当。

不忘初心,立鸿鹄之志

       接下来,李院士提到:“说到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公式、方法,我们会想到谁呢?杨-米尔斯方程,卡门-钱公式,PLK方法(K指郭永怀),似乎不是太多。”可见,我们不能回避我国在原始创新方面的不足,必须要把更多有志青年培养成才,为科研大军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于是,讲座的话题转向青年的立志与成才。

       李院士认为立志要分为三步走。首先要在童年时心中有一个偶像,他们应该是发现普适自然规律的科学家或者是有重大技术发明的实业家,李院士举出了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乔布斯等人为例。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才能持之以恒。大学和研究生学习期间,就应当想清楚自己要从事什么事业。如此拾级而上,逐步明确自己一生的志向。

       李院士认为大学是青年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以自己亲历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寄语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在国科大期间,要不断充实科学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为实现未来的理想奠定基础。同时,李院士还提醒同学们要坚持锻炼身体,处理好和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讲座之后,一位21级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同学向李院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应用科学的发展更有助于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该怎样看待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之间的关系呢?”

       李院士认为,二者都非常重要,从长远来看,基础科学的成果是技术进步的源泉,意义重大。如果急功近利,忽视基础科学,中国永远都不会有原始创新,中国人的名字永远都不会载入科技史册。因此应该确保有足够的人才队伍投入到基础科学的研究中去。但就学生本人而言,应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2

       最后,思源科学社给李院士送上鲜花,在现场的同学合唱了一首《祖国不会忘记》,表达对郭永怀先生、李佩先生这样的为国为民的科学家和前辈的敬仰之情。

       李院士也留下了自己对国科大学生的赠言:“锲而不舍,勇于攀登,探索未知,其乐无穷”。(图/文 王一 一)

3

4

]]>
liuhui20@ucas.ac.cn (刘慧) 学生活动 Wed, 22 Dec 2021 09:12:34 +0800
生命科学学院1804班科研实践学习交流会成功举办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6027-2018-1804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6027-2018-1804

       2021年9月30日晚上7点,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科研实践学习交流会在教学楼505室举行。1804班青年班主任郎明林老师带领1804班全体同学,暂时放下手头紧张的科研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同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本次交流会主要由1804班全体同学报告科研实践项目并相互交流。郎老师首先简要地说明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位同学总结自己一年来科研实践的所学、所得,通过相互学习交流,促使大家科研工作上一新台阶,为明年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交上满意的答卷。并告诉大家徐涛院士非常关心大家的科研工作,由于时间原因这次未能参加,将在时间允许的时候跟大家一起交流。随后班会正式开始,同学们有序地进行了各自的汇报。

       同学们介绍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同学介绍了自己参与的课题研究和项目进展,有的同学则侧重于介绍自己学会的实验技术;有的同学分享了自己参与科研工作时的亲身感受,有的同学则着重介绍了其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

 

1804 1

       孟煜睿同学介绍自己参与过的科研工作

1804 2

郭智宸同学介绍自己在IGEM比赛中的项目

1804 3

张培康同学介绍自己在暑期科研实践中的科研工作

       大家参与的科研方向也极为广泛,类别上从动物研究到植物研究再到微生物的研究均有涉及;尺度上从纳米孔到分子机制再到宏观的行为学研究也都有所覆盖;同学们多样的研究领域以及相互交流大大拓宽了各自的视野。

1804 4

黄欣怡同学介绍自己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1804 5      欧阳瑜旌同学介绍了自己在声摄技术方面的研究

1804 6

梁腾霄同学介绍了自己在人类嗅觉通路方面的研究

       班会进行时,同学们积极地与报告人进行了互动提问,每个同学均在线上对其他同学的报告进行了评分,并以此为依据对下一次班会的科研报告进行筛选。

       大家逐个介绍完毕后,班会于11点顺利结束。

       本次班会让大家都有很深的感悟。

       欧阳瑜旌说:“这次班会的主题是同学们介绍本科期间科研经历,有的同学概述了从大一到大四参与的科研活动,分享了他们尝试不同方向、寻找兴趣点的心得体会;有的同学则针对他们参与的一段充实而完整的科研项目,详细讲解实验方法与结果。听了同学们的报告,我感触颇深。大家在本科期间都深入地接触了科研,已经或即将做出成果。这体现了国科大培养模式的威力。祝愿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刘译夫说:“在这次1804科研交流班会中,我们通过每个成员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感悟,进行了精彩的科研交流活动。在报告当中,既有人总结其科研项目的整体设计流程,也有分享其中的细节经验,包括失败以及成功的原因和总结,以及对于科研经历如何对以后的科研工作起到帮助的探讨。同时我还学习到了很多研究前沿进展,受益匪浅。”(文/梁腾霄   图/胡锦州 )

]]>
liuhui20@ucas.ac.cn (刘慧) 学生活动 Fri, 08 Oct 2021 08:19:39 +0800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2110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成功举办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6026-2110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6026-2110

       在国庆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为了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同学们的国家自豪感,感受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2110支部按照北京团市委和伟德国际1946手机网站本科部团委的要求,于9月30日晚开展了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110 1

活动一:观看视频

       简短的开场白过后,主持人播放了视频《动力澎湃:绿色的脉动》,通过我国目前在风、水、光等清洁能源利用开发上的成就使同学们初步感受国家科技力量的强大。精密操作移动对水力发电来说至关重要的转子,制造碳纤维风力发电叶片,提取利用高纯硅,建造第一个定日镜太阳能发电站,研制托卡马克磁约束核聚变利用核能……一个个世界纪录背后,是工人们和科学家们的争分夺秒,毫厘不差的坚守。正是他们对生产不断升级创新,提高效率,才最终为各国的绿色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智慧。

2110 2

活动二:承担使命

       接下来,进入到第二个环节——承担使命。通过“击鼓传花”的形式,选出徐畅杰同学,就视频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想,选出刘超伦和徐诗尧同学,分别朗读了张景中院士和陈世骧院士的入党申请书。老科学家们对党忠诚、爱国奉献的崇高品质令人动容,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要向老科学家们看齐,练就过硬本领,为党和国家时刻准备着。

2110 3

2110 4

2110 5

活动三:科技强国知识竞赛

       第三个环节是科技强国知识竞赛。知识竞赛涵盖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历程、科技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坚定走科技强国之路等主题,同学们踊跃抢答,加深了对党和团历史的了解,对新时代中国科技建设和发展的成就有了进一步理解,既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进一步激发爱国之情,强化爱国之志。

2110 6

2110 7

       通过本次团日活动,团组织的凝聚力得到增强,团干部的能力得到锻炼,同学们的爱国心和以“强国”为使命的责任心得到加强。

       “青年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我们青年人要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liuhui20@ucas.ac.cn (刘慧) 学生活动 Fri, 08 Oct 2021 08:04:46 +0800
在责任与担当中锻炼成长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994-2021-10-04-02-38-27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994-2021-10-04-02-38-27

       2021年9月30日,是第八个烈士纪念日。本科部党总支副书记副部长孙燕新老师给2019级入党积极分子带来一堂《在责任与担当中锻炼成长》的党课。

1

       首先,孙老师给大家放映了一个视频,视频里介绍了一些英烈的光荣事迹。不管是在战火中浴血奋战的康致中战士,还是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书记,英雄们在不同的战场上守卫着国家、守卫着人民,他们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不久前,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山河已无恙、英雄回家乡,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在这样一个令人振奋的日子里,在英烈精神的照耀下,孙老师谈到了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首先,是学做事。学做事不仅是要学习和储备科学知识,为以后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成大事做好准备,还应该学习怎样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人,应该有大局意识,避免人云亦云,观察世界、独立思考、谨言慎行,尽快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其次,是要学做人。好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除了做一个有学识的人,还应该在其他方面有更高的标准,明理睿智、善良包容、优雅高尚,都是一个大写的人应该追求的优秀品质。另外,应该成为一个胸怀天下、有抱负、有家国情怀的人。孙老师提到,在中秋节期间,大一新生给保洁宿管阿姨赠送了自己准备的月饼,阿姨们非常感动。常怀感恩之心,跳出自我、心怀天下,让自己怀揣真诚和正能量,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学子的必备品质。

       最后,孙老师提出,要尽早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政治上应该坚定、学习上应该刻苦、工作上应该认真,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地为老师分忧、为同学们解决问题,承担起作为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

2

       再高峻的山岭,也阻挡不了我们铿锵前行的意志;再遥远的彼岸,也动摇不了我们虽远必达的信念。相信在座的各位入党积极分子,在听了孙老师的教导后,一定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圆梦的征程上,树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帜!

]]>
liuhui20@ucas.ac.cn (刘慧) 学生活动 Mon, 04 Oct 2021 02:38:27 +0800
饮水思源——国科大本科生走访庄文颖院士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985-2021-09-27-09-35-15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985-2021-09-27-09-35-15

       2021年9月19日,本是中秋假期的第一天,但这一天,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他们是国科大思源科学社的本科生。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今天,这群以21级本科生为主的同学们追随老一辈科学家的足迹,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我国真菌学家庄文颖院士。

       这天清早,微雨浥轻尘,空气格外宁静清新,也让心灵更加踏实沉静下来。走进微生物所的会议报告厅,同学们向已年过七旬的庄院士问好,庄院士神采奕奕,笑着欢迎同学们的到来。本次座谈会由微生物所党委副书记杨永峰主持。杨书记首先对庄院士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本次座谈会的参与领导和流程。在播放北京市制作的先进科研工作者庄文颖院士事迹宣传视频后,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蔡磊主任和王琳淇副主任向同学们介绍了真菌学研究的概况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微生物所综合处副处长梁勇、研究生部副处长王文婧、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管齐莎和伟德国际1946手机网站本科部副部长孙燕新老师也出席了本次座谈会。

p1

杨永峰书记主持会议

p2

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及听取报告

       随后是同学们期盼已久的与庄文颖院士对话的环节。在与庄文颖院士对话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向庄院士以及在场的蔡磊老师、王琳淇老师提问,并得到了他们的耐心解答。

2

p3

同学们向庄文颖院士提问

 

坚持初心: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第一位提问的同学询问了庄院士以及各位老师如何走上科研道路。庄院士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她讲述其自己在上山下乡期间如何抓住一部分学校恢复招生的机会,考入山西农学院,并在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之后克服困难考入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总结自己的求学经历,庄院士说,读书是自己的理想,为了实现自己读书求学的理想,她选择了做科研。至于为什么选择做真菌学这条道路,庄院士说,当时下乡插队期间看到了病原真菌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影响,于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这样走上了真菌学的研究道路。

11

庄院士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随后,蔡磊老师谈到了自己转专业后做了真菌学的研究。他说,自己转专业是兴趣使然,是遵从自己内心选择的结果。王琳淇老师特别说到,一个学科的开拓者往往是少数派,庄院士正是其中之一。这些人对自己研究的方面有着极大的热情,他当年读本科期间就是受到了一位热情洋溢的作报告老师的感染,才坚定了自己内心的选择,最终做了真菌学研究。

10

蔡磊老师与王琳淇老师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克服困难: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有同学问及庄院士上山下乡的经历,以及这段经历给庄院士带来的影响。庄院士说,下乡插队期间,她失去了5年的宝贵时间来做自己曾经想做的事情,比如研究自己喜欢的数学,但是她也培养了自己的毅力。她谈到了自己劳动的经历,自己如何从很多农活都不会做一直到最终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庄院士说,人在经历过艰苦的环境后,就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奋斗。正是这种奋斗的精神使她后来能够努力求学、继续深造,而不是随便找一个工作。谈到这里,庄院士说,做事情、做科研一定要脚踏实地,知道前人有什么样的研究基础,自己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光有信念还不能做成事情,还要得法、符合自然的规律。“人要有目标,但是也要讲求实际价值”。

       还有同学问及自己曾经所热爱的东西会不会不再热爱,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庄院士以自己的兴趣从数学转移到真菌学为例,说到,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自己原初的兴趣发生转移是非常正常的,因此她主张在大学阶段要更注重基础的知识,并且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接触到更多的领域,慢慢地兴趣就会转向更适合自己的、能为之付出一生心血的方面。

创新融合:学科融合,创新突破

       同学们对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十分关注,有同学问到如何看待跨学科的研究。庄院士说,做跨学科研究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科,包括其基本特征、发展前景等,另外,对于你想要跨的那个学科,多少也应该有一些知识。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跨学科的研究工作也会更加出色。对于目前学科交叉的状态,庄院士持积极看法:过去,没有人这么努力地去做交叉学科的工作,很多人也不懂。不同专业的人隔行如隔山,你不懂我我也不懂你。但是现在,比如将中医药和化学结合起来,或者与生物学的其他领域结合起来,这样一些学科交叉的工作和过去的传统研究不太一样,也能做出很漂亮的工作来。

强国有我:家国情怀,青年担当

       随着交流的进行,同学们对于庄院士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艰苦卓绝的科研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座谈会的气氛也越来越融洽且开放。同学们大胆地提出了一些更为宏大的人生命题。思源科学社的社长,19级本科生何晞杰同学问到,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庄院士笑着说,“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我试着简单地回答一点点”。她顿了一下,然后说,“在上世纪60年代我念中学的时候,流行这样一本书,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的内容我可能不能详尽复述,但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有这样一句话,他说,‘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碌碌无为而羞愧。’“我觉得这句话对我一辈子的影响很大,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你可以利用短暂的生命为这个社会、为全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不一定作出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你可以在你本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出贡献。”

       还有同学问到,“如您所讲的,下乡劳动对于您身心意志的锤炼是有所裨益的,那您是否觉得,今天的青年人缺少类似的挫折教育呢?”庄院士说道,今天的年轻人生活水平和当年已不可相提并论了,正如许多人所说,改革开放之后的人们是含着蜜糖出生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也有当今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挑战,对大学生来讲,努力把专业知识学好,把基本功练好,也是需要花功夫、要下大力气的事情。

12

孙燕新老师讲话

       不知不觉中,座谈会已接近尾声,杨书记做了总结,不仅概括了庄院士与同学们交流的主要内容,还谈到了自己在国科大本科招生中的一些想法,勉励同学们向前辈学习,打好自己的数理基础。

13

杨永峰书记进行总结

       庄院士为青年们送上了祝福寄语:首先,她非常高兴能和年轻人在一起,她也知道国科大的本科生们都是热爱科学,希望更好地学习从而服务国家的。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找出问题,并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希望大家多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内容,知道自己学科将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希望大家,也包括自己在内,能够坚持奋斗。没有目标和方向,没有奋斗的精神,是达不到较高的水平的。而且,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在祖国走向世界、克服外部阻力的过程中,奋斗也是非常重要的。

14

       会场内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学们深深地被庄院士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科研精神所感动。在活动的最后,本科生们集体为庄院士送上月饼,祝愿庄院士中秋佳节快乐、身体健康,并以合唱《祖国不会忘记》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文/吕星宇、王行睿、王一一、姚梓荫 图/微生物所)

15

庄院士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16

同学们合唱《祖国不会忘记》

17

本次座谈会合影留念

 

 

 

尾诗

踏莎行·庄文颖院士

王行睿

一根竹杖,两脚青泥。踏山万里寻真菌。只为填补名录缺,向来不问名与利。

家国为先,无谓悲喜。艰苦卓绝斩荆棘。皓首不独为穷经,更为强国勇创新。

 

 

 

 

 

 

 

 

 

]]>
liuhui20@ucas.ac.cn (刘慧) 学生活动 Mon, 27 Sep 2021 09:35:15 +0800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本科部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984-2021-09-27-08-18-49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984-2021-09-27-08-18-49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本科生坚定理想信念,9月25日上午,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本科部党总支部组织100余名师生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学习。同学们在文物与英雄事迹交织的展厅内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体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含义,获益良多。

       每一座红色场馆,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份精神的传承,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也是如此。展览馆系统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用2600余幅图片,3500多套文物,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记录了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担当。

       展览从中华民族遭受列强欺压开始,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详细展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四部分内容。每一段史实都有全面详实的展示,同学们聆听讲解,驻足观看,重温了百年大党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也聆听了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铿锵足音。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迫不及待地写下自己的感受:

       2018级王明川:展览馆外的浮雕就很让人感动,全体中华儿女为了共同的目标浴血奋斗。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险阻,最终赢得胜利,中国人民有了幸福的生活的历史。未来的奋斗路还很长,充满希望而又困难重重,我们要一直坚定理想信念,锻炼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努力奋斗。

       2018级彭逸杰:展览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的部分,首先,展厅里引入眼帘的就是整层高的雪杉和白雪皑皑的草地,草地上是由汉白玉雕刻几位雪地里艰难前行的战士。其中有一位战士身体相当虚弱,已经难以抬起自己的双脚,但周围的同志仍然没有放弃他,扛着他前进。这不仅展现了当时红军长征时环境天气的艰苦恶劣,同时也展示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团结齐心、砥砺前行的精神。

       2020级马梦阳:与书籍不同,展览馆呈现出的历史更加真实,文物更有温度,给人情感上的冲击也更加强烈。在百年之际回望百年,更加明白了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青年学子当牢记党史、与党同行。百年大党,风华正茂;青春中国,你我同行。

       通过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同学们更加深刻直观的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正所谓,鉴往知来,继往开来。我们一定要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在促进国家社会美好发展道路上拼搏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行稳致远。(文/孙骥、王明川、彭逸杰、马梦阳;图/曹倍源)

]]>
liuhui20@ucas.ac.cn (刘慧) 学生活动 Mon, 27 Sep 2021 08:18:49 +0800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本科部团委2021年春季学期主题团日活动圆满完成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912-2021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912-202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砥砺前行。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同学们更加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引导广大同学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信念跟党走,本科部团委于2021年春季学期面向本科各团支部举行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支持各团支部设计并组织具有特色的团日活动,加强思想引领。各团支部积极响应团委的号召,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于5-6月期间举办了一系列参观学习、分享交流、知识竞赛等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参与活动的29个团支部中,有19个团支部选择了参观革命纪念地、博物馆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在参观过程中,各团支部的团干部为同学们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个场景所对应的党史故事。同学们以亲身目睹史料、聆听故事的方式,多角度地感悟中国共产党不惧外忧内患、一心为民的艰苦奋斗历程。

       1804团支部去往卢沟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深入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故事,加深了对革命先辈艰苦卓绝斗争的感悟。1901团支部去往八宝山革命公墓,深切缅怀英勇无畏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在敬仰与肃穆之中不忘历史,继往开来。1911团支部去往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广场,向坚守在隐蔽战线,用生命保护党、国家和人民的无名英雄献花致敬……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不仅深刻理解了党的革命历程,也受到了革命精神和共产党立足人民信念的洗礼,纷纷表示要追随党的足迹,学习革命先辈,树立远大理想,创造美好未来。

1804团支部在卢沟桥

1804团支部在卢沟桥)

1901团支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1901团支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1911团支部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广场上重温入团誓词

1911团支部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广场上重温入团誓词)

       除了参观革命纪念地外,还有8个团支部举办了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知识竞赛包含了建党以来重大事件,其中既有“中共成立开天辟地”、“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等事件,也有“新时代党的纪检机构履职尽责”、“党的代表大会掌握方向”等内容。通过问答、抢答等形式,同学们加深巩固了熟悉的党史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同学们强化了爱党爱国,与党和人民休戚与共的意识和信念。

       学习党史并不只有参观与竞赛两种形式。1906团支部用“红歌”的方式提高了大家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在歌声与笑声中传诵经典,铭记历史。2004团支部则用书画的方式表达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和对祖国山河壮美的赞颂,在黑白墨色之间传承着革命先辈的使命,弘扬着革命先辈的精神。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反映出团干部组织负责、同学们学习认真的态度。各团支部的活动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中圆满完成。

2004团支部书画作品1

2004团支部书画作品2

2004团支部书画作品)

       活动结束后,本科部团委对各团支部的活动做了评定,共计10个团支部活动被评定为优秀。无论结果如何,同学们在主题团日多元化的活动中都收获了知识,增强了信念,深化了自己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远大目标和理想。“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虽然已经圆满结束,但我们所有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任务仍在继续。希望同学们以这次活动为寄出,在传承革命先辈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道路上奋发努力,向着前方的道路大步迈进!(文/吕慕原  /各团支部)

]]>
liuhui20@ucas.ac.cn (刘慧) 学生活动 Thu, 15 Jul 2021 07:46:55 +0800
光影映初心,奋斗新征程——“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校园巡展系列活动走进国科大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858-2021-06-17-07-14-30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858-2021-06-17-07-14-3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融媒体平台“京华丹心”联动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以“百炼·辉煌”为主题的“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校园巡展系列活动。6月10日-17日,由中国电影博物馆带来的“光影映初心,奋斗新征程”专题巡展走进国科大,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巡讲课”。本次活动由本科部团委承办。

  6月15日中午12:30,巡展集中宣讲活动在阶一五教室准时开始。由中国电影博物馆的讲解员为同学们声情并茂讲述了荧幕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引领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1

  讲解按照时间顺序,分四部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沿着党的足迹,通过一些代表性的影片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心系人民、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

  “革命的号角”讲述了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时党的创立与探索,其中既有党的领袖的英明决策,也有普通党员的坚守执着。电影《开天辟地》展现了“南陈北李”等一批爱国志士对中国革命的探寻,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民族万岁”的誓言低沉但震撼寰宇。电影《建党伟业》记录了中共一大的举行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革命的号角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吹响,响彻中国。此外,《党的女儿》李玉梅严守党的秘密,表现了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永不消失的电波》李侠烈士用生命筑起了上海与延安的无线电波路;《张思德》展现了一位普通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的誓言的践行……每一部电影都是党史这部史诗中的精彩篇章。

2

3

 

  “建设的脚步”讲述了1949-1978年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历程。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每一位《英雄儿女》,都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科学巨匠推动中国走向强盛;《雷锋》《焦裕禄》《老阿姨(龚全珍)》,人民公仆服务人民缔造幸福。共产党员用实践证明,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人民,祖国的繁荣也需要人民来建设。

  “改革的春风”则讲述了我们坚定不移改革开放促发展的行动。《孔繁森》一腔热血洒满高原,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为藏族同胞谋幸福。《第一书记》记录了安徽凤阳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克服种种困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开放的五星红旗从东方冉冉升起。

  “奋斗的征程”则讲述了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国机长》见证了一位临危不惧的航空英雄,而《武汉日夜》则见证了900多万武汉人民与各地医护人员的英雄斗争。从红船精神到雷锋精神到改革开放精神,再到如今的抗疫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优异成绩建设中国,以完美答卷迎接党的百年诞辰!

  讲解员向在场的同学们细致地讲解,同学们也都认真地倾听。讲解结束后,部分意犹未尽的同学和讲解员移步阶梯教室大厅,在展板前再听讲解员讲述荧幕上的共产党史。

4

5

  活动结束后,2019级同学许卿茹接受采访时表示:“学习党史是每个大学生的责任义务。通过电影,我们可以更加身临其境,感受那一段时期的奋斗故事,感受那一段时期党的光辉历史。了解党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继往开来。”

6

  本科部孙燕新老师总结道:“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举办这样的活动我认为特别有意义。特别是对我们国科大的学生,每个人都怀揣着科技报国的梦,想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这次活动让同学们乘着时光的列车,感受英雄人物的精神,感受党的发展,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7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希望同学们能从影片中更直观地了解党史,以昂扬姿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图、文/孙骥)

]]>
liuhui20@ucas.ac.cn (刘慧) 学生活动 Thu, 17 Jun 2021 07:14:30 +0800
本科团员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寄语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469-2020-05-07-06-02-43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469-2020-05-07-06-02-43       5月3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寄语新时代青年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在本科广大团员青年中引发强烈反响,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和科研探索过程中,将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教诲和嘱托,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报国志向,矢志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求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2016级化学专业孙肇鸿:承担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最近有许多青年科研人员昼夜奋战、艰苦攻关,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后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科技报国的理想,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本领,报效祖国和人民。

       2016级生物科学专业刘府金:今年的青年节是不平凡的,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我虽然无法奔赴抗疫一线,但也用日常行动支持着抗疫斗争:学习党章党课,坚定理想信念;钻研专业知识,夯实学业基础。多读书,思想上充实;勤运动,身体上康健。要相信未来,有斗志才能不荒废我们的青春。

       2016级化学专业杨翥成:2020年的“五四”青年节,是我经历过的最特殊的一个。与往年的鲜花、赞扬不一样,今年处于特殊时期的青年节给了当代青年人大展身手的舞台,给了我们担当起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时代责任的机会,也是检验这代青年人成色的 “大熔炉”。实践证明,当代青年人不负总书记的嘱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赞誉。但是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只有坚守“五四精神”,才能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7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勾艺超:五四运动是一场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爱国主义运动。民主,是青年奋斗向上的立场。新时代,我们应当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关注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为国家的前程而奋斗。科学,是青年建设祖国的途径。新时代,我们应当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磨砺青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1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卜秋实: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身在异国他乡的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时刻将人民放在第一位:使领馆包机将困在美国的小留学生送回国内、向留学生免费提供健康包、增设疫情协助热线;同时我也看到中国青年在困难面前不畏艰险的精神。少年强则国强,我想我们新一代青年一定会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2017级物理学专业谢明熹:在“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求学,我们国科大学子更应响应习总书记号召,传承科学精神,努力科研报国。我们不仅要志存高远,担负起时代使命,发扬五四精神,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还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抓紧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打好数理基础,同时使自己的思维视野、认识水平与时俱进,争做新时代追梦人和圆梦人。

       2017级生物科学专业杨柯: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对我们提出了新时代的殷切期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应该不负韶华,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让我对科学的敬畏又更深了,科学是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强有力的武器。我希望今后能在科研领域中,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叶李源:我们成长在这个国家最好的时代,与前辈相比,我们更能在青春的舞台上恣意。然而,我们的幸福来源于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和奉献牺牲,是他们光辉的理想与坚定的意志,为我们打开了前进的道路。2020庚子之际,正是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之时。年轻的后浪们,更要担起时代的重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站稳人民立场,书写人类共同命运的高光!

       2017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先乐:重温总书记寄语,最大体会便在于一个“敢”字,敢想,敢做,敢担当。青年的敢想即对思维惯性的批判,对多种思想的包容,敢与权威争是非,敢以家国为抱负。青年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敢于不可为而为之,敢于尝试,敢于吃苦,敢于创新。新一代的青年有着更清晰的自我认知,有更强烈的自我实现,更深入思考个人存在意义。我们敢做自己,因此,敢于担当。

       2017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魏铭: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人在新时代中坚定理想、奋力拼搏,在五四爱国精神引领下,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疫情总会过去,当代青年人的奋斗精神却会传承下来,成为新时代的中国脊梁。漫漫复兴路上,我们青年一代决不会退缩,青春如火,不断奋斗!

       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张瑞欣: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并不是说这段时期会一帆风顺。恰恰相反,青年时期最宝贵的是眼前无限的可能与挑战。“谁的青春不迷茫”,作为初识世界之广的我们,有些不知所措很正常。要成长,首先要直面自身的问题,不要回避它们。我们还很年轻,这年轻容许我们面对一切后果。我们所需要的,是战天斗地的勇气和无往不胜的自信。这勇气和自信的建立需要我们有坚定的理想和明确的方向,而青年时期恰恰是形成理想和方向的关键时期。

        2018级物理学专业尤炳然:回想起去年五四百年纪念,习总书记以六个“要”字勉励当代青年砥砺前行;今年五四寄语,总书记又提到“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应当正是在歌颂这种奋斗中的幸福吧。当代青年正手握着奋斗的能力和机遇,定当牢记使命,奋勇争先。

       20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黄汝霖:总书记的寄语再一次提醒我们牢记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在今年这场“抗疫大考”中有很多我们的同龄人冲上了抗疫一线,他们许多的事迹令人感动,同时对我们也是一种勉励。术业有专攻,但相同的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我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会努力为这个时代贡献青年人的生机与活力。

       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桂庭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一方面,我们要牢记投身强国伟业的使命,将个人成长的小我融入国家兴盛的大我,磨砺精神、勇克难关;另一方面,我们要掌握专业知识,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填补知识上的漏洞、开拓课外学习的眼界。如此,我们便能从前辈手中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在新时代里大展身手。                                          

       2019级物理学专业高语寒:在今年的疫情中,可以看到有许多年轻人奋斗在前线的身影,他们不比我大几岁,但是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热血和担当深深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习近平总书记赞扬我们年轻人:“自古英雄出少年。”我想我作为国科大学生,也要站起来承担起肩上属于我们的责任。认真学习科学知识、追寻真理的脚步,同其他青年一起,奔向祖国更闪耀的未来!

       2019级生物科学专业栗祺菁:“年年五四,今又五四。”五四精神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青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群体。一场疫情,让青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一次又一次地被激醒,让我们去感知,去感怀,更重要地,让我们去努力奋斗,“嘿!青年,这说的不就是自己吗?”我们以青年者自居,更需以青年精神律己。(文稿整理:本科部团委)

]]>
wangduokui@ucas.ac.cn (王夺奎) 学生活动 Thu, 07 May 2020 06:02:43 +0800
本科物理社组织开展线上学术沙龙活动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457-2020-04-14-07-38-08 //www.hhuht.com/index.php/2020-11-10-07-29-19/2021-01-13-07-15-30/5457-2020-04-14-07-38-08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高能物理,对高能物理产生兴趣,2020年4月11日晚7点,本科果壳物理社专门邀请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焕华老师,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开展了以“X射线散射/衍射的方法学原理与前沿发展”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活动。

沙龙主要内容

       讲座一开始,王焕华老师给大家介绍了X射线和X射线源。X射线的本质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于1895年被伦琴所发现。在介绍X射线发现的时候,王老师提到,X射线的发现有很大的意义——它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诞生,推动了现代化学和现代生物学的创立和发展,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很多诺贝尔奖都与X射线有关。在讲到X射线的本质的时候,王老师也用一些公式向大家介绍了电磁波这个基本概念。

       在介绍X射线源的时候,王焕华老师首先介绍了X射线管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之后王老师介绍了同步辐射的概念,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和同步辐射光源的基本结构,详细的介绍了同步辐射光源的各个组件、接着他还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同步辐射光源的分布。

       接下来,王焕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各种用到X射线的方法的基础:X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其中X射线衍射方法是当今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主要方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吸收谱是测量物质电子结构的主要手段,X射线成像是应用最广泛的成像手段之一。

      介绍完这些预备知识后,王焕华老师开始介绍X射线散射/衍射的理论概要。首先,王老师非常详细的介绍了X射线散射的概念,并介绍了Thomson散射的基本原理,分为单个电子的散射、被单原子散射、被分子/晶胞散射、晶体的散射四个部分。

       之后,王老师开始了第三部分——散射/衍射的传统方法与应用。老师开始就提到了基于散射的三大类传统实验方法:X射线散射、衍射和反射,每一种实验方法下面还细分了许多种方法。比如X射线散射的下老师就介绍了热满散射、黄昆散射、Stokes-Wilson散射、小角散射和掠入角小角散射几种。对于每一种实验方法,王焕华老师都用硬核的物理公式配以直观的模型图片,同时还介绍了各种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

       最后王焕华老师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了X散射方法的应用与发展前沿。在这里王老师用一些科研中的实例以及一些动态图向大家生动形象地介绍了X散射各种各样的应用并配上了许多实验得出的图像和物理公式来进行讲解,用有限的时间让大家能够对X射线的应用有更多的了解。

       不知不觉中这次沙龙也快要结束了。在活动的最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一些小互动,一些同学们向老师提出了讲座过程中自己的疑问,比如晶体生长的时候是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生长还是随机生长、粗糙度是如何定义的等,王焕华老师也都耐心的为他们一一解答。

       这次学术沙龙活动让同学们对X射线和同步辐射及其应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同学们对高能物理的兴趣,让国科大物理学习的氛围更加浓厚。(文/李昱衡)

]]>
wangduokui@ucas.ac.cn (王夺奎) 学生活动 Tue, 14 Apr 2020 07:38:08 +0800